GUANGDONG PEARL RIV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GROUP CO., LTD-珠江投管

News

News

2021年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发布时间:2021-01-12 浏览:

来源:中国能源网  日期:2021.1.11

2021年1月10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2021年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对外发布《我国“十四五”能源需求预测与展望》、《基于行业视角的能源经济指数研究》、《全球气候保护评估报告》、《全球气候治理策略及中国碳中和路径展望》、《新能源汽车产业2020年度回顾与未来展望》、《碳中和背景下煤炭制氢的低碳发展》、《2021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中国省际能源效率指数(2010-2018)》八份研究报告。该系列报告是由北京理工大学讲席教授魏一鸣领导的研究团队,根据上一年度国际和国内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形势的变化,选择特定主题开展针对性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自2011年以来,北京理工大学已连续11年发布报告,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我国“十四五”能源需求预测与展望》报告认为:“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能源发展中又一个重大的历史转型期,能源系统的安全高效清洁低碳转型有望取得重大进展。

《基于行业视角的能源经济指数研究》首次向社会发布测算结果,2020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和能源经济开始明显回暖,可再生能源行业率先恢复,其中光伏电池组件行业发展前景最优。

《全球气候保护评估报告》认为:主要国家气候保护努力程度差别较大,以丹麦、爱尔兰、中国、英国、德国、荷兰、瑞典为代表的国家气候保护积极有效;部分排放大国需进一步将减排潜力转变为实际行动。

《全球气候治理策略及中国碳中和路径展望》报告认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能够带来显著经济收益,能源系统加速低碳转型将成为我国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新能源汽车产业2020年度回顾与未来展望》报告认为: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一系列政策引领和复工复产举措支持下,已逐步摆脱了年初重大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未来需关注2025年销量占比目标的达成和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的突破。

《碳中和背景下煤炭制氢的低碳发展》报告认为:在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氢能低碳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主要的制氢方式,煤炭制氢结合CCS技术后,碳足迹显著下降,虽然成本有所增加,短期内相比其他制氢技术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2021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报告预测:2021年国际原油市场需求恢复、供给受控,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油价有望提振回升,但需警惕各类突发事件对油价形成短期冲击。预计Brent、WTI原油均价将在44-54美元/桶和41-51美元/桶范围。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指数(2010-2018)》报告指出:2010-2018年我国平均能效指数上升了10.6%,能源效率总体进步明显,但区域间能效差距仍然较大,2018年排名第一的北京的能效指数约是排名最后的新疆的2.1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研究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研究员、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原副司长丁志敏研究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先进总工程师、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朝全教授级高级经济师、能源基金会中国工业节能项目主任何平研究员、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开发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常毓文研究员分别对报告及相关能源问题做了评论。魏一鸣教授介绍了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的形成背景和总体情况,并对2021年我国能源经济形势和关键问题进行了展望和阐述。

“十四五”时期我国的能源发展将有重大的历史转型意义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在此重大历史背景下,“十四五”时期我国的能源发展将有重大的历史转型意义,能源系统的安全清洁低碳高效转型在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工作中的权重将显著增大,流入能源转型相关领域的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将显著增多,智慧能源产业将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并支撑能源系统的清洁高效低碳转型,非化石能源规模和比重将大幅提升。“十四五”期间的可再生能源大发展、跨省跨区电力交易大迈步、国际能源建设合作大提升,将有力支撑我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0年第二季度能源经济明显回暖

当前社会经济和能源发展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基于行业视角的能源经济指数研究》报告以习总书记提出的从能源技术、产业链条和利用效率等方面发展好现代能源经济为出发点,基于行业视角构建中国能源经济指数向社会公众发布。指数从宏观经济环境、中观产业发展和微观企业表现三个层次,选取宏观经济、政策支持、行业供需、行业高质量、股票指数和财务绩效六大维度,测量能源行业经济表现。根据结果,报告执笔人唐葆君教授认为2020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和能源经济开始明显回暖,各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均持续提升,其中光伏和新能源车行业最为突出;与疫情初期相比,可再生能源行业率先回暖,其中光伏电池组件行业发展前景最优。

积极高效减缓气候变化,需科学评估减排努力并挖掘潜在突破点

《全球气候保护评估报告》报告执笔人刘兰翠教授认为,积极努力深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迫在眉睫,为提高各国的气候保护意识,促使各国不断提升减排行动以实现温控目标,亟需基于减排责任和发展诉求,基期现状和减排行动定期动态评估各国的气候保护努力程度。因此,构建了全球气候保护指数(GCPI),发现各国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了一定的努力,然而努力程度差别较大,以丹麦、爱尔兰、中国、英国、德国、荷兰、瑞典为代表的国家气候保护积极有效,部分排放大国需进一步释放减排潜力提高保护力度。

应对气候变化有望促成全球共赢,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需多管齐下

《全球气候治理策略及中国碳中和路径展望》报告执笔人余碧莹教授认为,当前正处于全球气候治理体系重建的关键时期,全球应加大合作减排力度以实现2度和1.5度温控目标。尽管需要付出一定的前期成本,但实现温控目标将为所有国家和区域带来正收益,并可于2065-2070年实现扭亏为盈。在践行全球减排责任背景下,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任重而道远,需要能源系统、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和森林碳汇通力合作。当能源系统在可行技术路径下最大限度低碳转型、并结合CCS大规模部署,到2060年,距离碳中和仍有 3-9亿吨CO2差距,需由森林碳汇来弥补。

多措并举走出疫情阴霾 精准施策与行业努力需并重

《新能源汽车产业2020年度回顾与未来展望》报告执笔人张祥教授认为,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半年受年初重大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在一系列政策引领和复工复产举措支持下,下半年已逐步走出了疫情的阴霾。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由政策主导向市场主导的重要转型期,还面临地方补贴停止、国家补贴退坡、放松燃油车限购、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多重挑战。未来的推广应用需注意通过双积分等政策不断降低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重视私人消费领域的推广,完善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协同机制,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通信、人工智能等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形成煤炭制氢低碳发展机制,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碳中和背景下煤炭制氢的低碳发展》报告执笔人魏一鸣教授认为,氢能低碳发展将有力助推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亟需氢源结构由“灰氢”向“蓝氢”、“绿氢”转变。作为主要的制氢方式,煤炭制氢结合CCS技术后,碳足迹显著下降,虽成本有所增加,短期内相比其他制氢技术仍具有一定竞争优势。若进一步结合CO2利用(CCU),成本将更具优势。今后我国要在制定与CCS技术规划相匹配的煤炭制氢发展战略、部署 “煤炭制氢+CCUS”规模化示范项目、出台财税支持政策、建立健全纳入煤炭制氢行业的碳交易或碳税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

2021年国际原油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油价将提振回升

《2021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报告执笔人赵鲁涛教授认为,2021年随着疫苗投入使用,世界经济逐步复苏,拉动原油需求上涨;OPEC+强化调节供应,缓慢增产,为稳定市场带来利好;原油库存将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美伊关系或将趋向缓和,但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风险依旧较大;美联储延续宽松货币政策,美元指数将继续承压;多重因素利好叠加,原油期货看涨情绪高涨。综合分析,2021年国际原油市场需求恢复、供给受控,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油价有望提振回升,但需警惕各类突发事件对油价形成短期冲击。预计Brent、WTI原油均价将在44-54美元/桶和41-51美元/桶范围。

近十年中国整体能源效率指数增长明显,但省际能源效率指数差异较大且尚未出现显著的改善趋势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指数(2010-2018)》报告执笔人王科教授指出,从2010至2018年我国平均能效指数累计上升了10.6%,总体进步明显,但区域间能效差异比较大,能效指数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能效指数较低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东北地区;2018年位居第一的北京的能效指数约是最后一位新疆的2.1倍,而2010年位居第一的江苏的能效指数约是最后一位山西的1.9倍,省间能效差距并没有明显改善的趋势;农业、工业、建筑、运输和服务部门能效提升潜力最大的地区分别是黑龙江、内蒙古、四川、湖南和广东。

Scanning Following

020-22383366